“你就是董仲舒?”
看向眼前的中年儒生,刘据忍不住惊讶。
汉武帝一朝人才辈出,
刘彻如空中圆月,
卫青、霍去病、张骞、司马迁、李广、司马相如、主父偃、桑弘羊等人如同群星一般,铺撒在整片星空之上。
董仲舒亦是其中之一。
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。
儒学思想自汉***始,彻底成为了封建王朝官方承认的显学!
中国人对儒家的态度,两极分化非常严重,
崇儒者奉为圭臬,抑儒者则认为儒学毒害华夏千年之久,
但,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,
各朝代皇帝推崇的儒学,到底是不是孔子的儒学?
换句话说,
后世种种对孔子儒学的解答,到底是不是孔子的意思?
刘据觉得不是。
孔子的儒家思想和王朝儒学完全是两个东西,
自汉开始,被各朝推动起来的儒学,
老祖宗恐怕并不是孔子,而是眼前的这位。
董仲舒面容普通,是那种无论看多少眼都不会被记住的长相,
唯独一双眼睛,亮得吓人!
看到刘据这么惊讶的样子,董仲舒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脸蛋,
害羞道,
“没想到殿下竟然还知道我。”
知道啊!
怎么可能不知道?!
那可是在历史课本上,一人占三页的含金量啊!
多少学生因为背诵“天人感应”“独尊儒术”...背的头皮发麻。
“父皇给请的先生,就是您?”
董仲舒点点头,
“正是臣下。”
刘据打量着董仲舒,同时,董仲舒也在暗中观察着刘据,
除了长得像....
小殿下和陛下,就没有一处像的地方了...
董仲舒微笑道,
“殿下,不如我们就开始吧?”
刘据隔着桌案,与董仲舒对坐,
“先生,您也听说过吧,我换过很多先生。”
董仲舒毫不在意,
“非常人行非常事,小殿下天资聪颖,岂是凡夫俗子能教的?”
言语之间,狂气四溢。
凡夫俗子不够格,但是我够格!
这话也把刘据勾起了兴趣,身体放松,
“先生,那我们开始吧,是学书?还是学礼?”
董仲舒不解道,
“学这些有什么用?”
刘据闻言直接懵了,
历史上仅次于至圣、亚圣的大儒董仲舒,竟然问学习儒学五经有什么用?
刘据眼中闪过严肃,坐正身子。
见刘据这副样子,董仲舒眼中闪过孺子可教的神色,
继续道,
“殿下,若是旁人的话,只学五经尽足,可您是未来的太子国储,岂可偏于儒学一家?
再说了,若是光是讲四书五经,博物阁内的五经博士都比我教的好,也用不着我。”
刘据眯起眼睛,
董仲舒这番话说的,完全就是在坟头蹦迪,这已经是涉及到帝王术的范畴了!
帝王术,顾名思义,只有帝王才能用的学问,
而且,每个时代,只能有一人会!
那个人便是皇帝!
太子国储学会之日,就是老皇帝退位,新皇帝继位之时。
而董仲舒敢这么明目张胆的给自己讲帝王术,说实话,给刘据弄得心里没底,他把不准,这到底是不是便宜老爹授意的!
看到刘据的表情,董仲舒眼中闪过一丝异色,
暗道,
殿下果然能听懂!
沉默片刻,董仲舒问道,
“殿下,您以为大汉正学为何物?可是儒学?”
刘据看了董仲舒一会儿,董仲舒丝毫不躲,眼神如春风化雨,就是含情脉脉的看着刘据,
刘据叹口气,
“汉家自有制度,本以王、霸道杂之。”
哐当!
刘据此言一出,
董仲舒猛地起身,瞳孔狂颤的看向刘据,满眼不可思议!
惊声道,
“殿,殿下,请您再说一遍!”
“汉家自有制度,本以王、霸道杂之。”
刘据重复了一遍,
把董仲舒惊的直接石化在原地!
此言出自汉宣帝之口,是为教育当时的太子“柔而好仁”,作色呵斥出口,
一语道尽帝王术。
汉代外儒内法,
可儒家就是儒家,法家就是法家,两家学说在战国时期势同水火,咋还能一起掺着用呢?
普通人想不明白,但是皇帝却是门清,
儒家,法家,乃至是道家!
你们什么家什么学说,跟朕一点关系都没有!朕就是什么好用就用什么!
独尊是儒术吗?
独尊的是朕啊!
可以说,古代的雄君,嬴政、刘邦、刘彻、朱元璋等,都是这么干的!
为何嬴政迟迟不立太子扶苏?
扶苏用儒学没错,错的是你扶苏不能光用儒学啊!
汉宣帝的太子也是这样,汉宣帝给他讲明白了,
太子朱标一开始也这样,老朱给他讲明白了。
可偏偏政哥儿高冷的一批,就是不给扶苏说透,还给人家一脚踹到边境,让人自己去悟,
到最后,扶苏也没自己想明白咋回事。
董仲舒看向刘据,
刘据面无表情,一副木讷的样子,
可出言却如平地炸雷,反差的董仲舒手脚发凉!
“殿,殿下这是谁教您的?”
董仲舒说出这话后,就后悔了,
因为这是个很蠢的问题,
能说出这句话的人,很明显,格局已经比自己高太多了!
那就只可能是陛下!
可转瞬,董仲舒又否定了这个可能性,自己是陛下找来的不假,可课上内容,却是自己特意安排的!
也就是说....
如此惊世之言,是真出于一个孩童之口?!
刘据饶有兴趣的看向董仲舒,
“先生,还有什么要讲的吗?”
“咳咳咳咳!”董仲舒重新坐下,可心脏却兀自狂跳,他最开始挑的头,现在反倒是他不敢继续往下说了,
“那个,殿下,咱们今天就说说朝局吧。”
“朝局?”
“嗯。”董仲舒眼中一闪而过的死志,“殿下,您知道主父偃吗?”